你的虾蟹塘口用硫酸铜效果为什么没有那么好?
2021-06-04
点击数:2851
硫酸铜,俗名又叫蓝矾、石胆。无机化合物,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
硫酸铜的主要效果就是铜离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螯合物,使蛋白质变性、沉淀,还能使寄生虫体内的酶失去活性,所以能杀死寄生虫,由于硫酸铜是一种弱碱强酸盐,5%的水溶液pH值在3.8,而且使用之后的效果,受水体pH值影响很大,pH值高的时候,铜离子更容易发生沉淀,效果就变差。
而虾蟹塘口由于种植水草的缘故,很多塘口这个时候水草都比较多,池子PH值经常在9.5甚至更高。所以进入夏天后,同样的用量,用的效果因为PH值高的缘故会变差。
酸性的水体,硫酸铜的用量应该减少。当然,一些老化的水体,水体杂质多,杂菌活跃,也容易呈现酸性,这些有机杂质又很容易中和掉铜离子的效果,这个时候关于硫酸铜的用量,就不是很好判断。
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药害或者用药后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硫酸铜毒性和安全浓度的主要因素有:池水温度、硬度、pH值、有机物含量等。
一般情况下,水温越高硫酸铜的毒性越大,安全浓度越小,所以到夏天温度很高的时候能不用就不用硫酸铜。
硫酸铜自身就有一定的毒性。铜离子易在生物体内蓄积,容易引起虾蟹的肝胰腺受损、降低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引起消化系统紊乱,会对虾蟹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合来看,有些养户为了杀青苔、防蓝藻会用一定量的硫酸铜,但是用之后一定要注意解毒。解毒的话可以用“金牌碧水安1瓶3-4亩”或“毒净1瓶8-10亩”
下一条
进入6月份河蟹塘口该怎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