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制剂为什么使用效果总不好
目前微生物制剂中芽孢杆菌为好氧菌(或兼性),硝化细菌为严格好氧菌,使用含有这类活菌的产品,一定要保持水体足够的溶氧,才能维持细菌快速繁殖和对污染物的有效分解。
以硝化细菌为例,每毫克氮经过整个硝化作用途径后,氨氮转变为硝酸盐需要4.75mg溶解氧来“清除”含氮物质释放的电子,所以保持较高的溶解氧对于硝化细菌是必要的,研究表明水中溶氧至少大于2 mg/L是硝化细菌进行正常的硝化反应所必需的。
池塘底部低溶氧会影响生物底改的使用效果。大多数养殖者更喜欢颗粒型生物底改,他们认为既然是底改,当然要沉到塘底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但是池塘底部是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尤其是养殖的中、后期,底部积累的耗氧因子往往会使底部溶解氧消耗殆尽,如果生物底改中没有耐低氧菌株(≤0.5~1.5 mg/L),那么这些细菌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并不理想,虽然直接到了底部,但大部分细菌休眠或没有繁殖,甚至死亡,即使投入很多菌也无济于事。有些生物底改剂推荐配合增氧粉(颗粒)使用,也是通过增加溶氧来促进生物底改的效果。
在藻类光合作用下,低碱度水体(CaC0 含量<50 mg/L)相对于高的水体(CaCO 含量80~150 mg/L)有更大的pH值波动。
每种细菌都有一个最佳pH值范围,过大的pH值波动会影响微生物制剂效果,如硝化细菌虽然各种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不同,但它们都在微碱性反应的环境中良好地生长,对pH值的变化反应明显。硝酸细菌如硝化杆菌(Nitrobaeter)为pH值为8.3~9.3,一般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生长最好。
硝化细菌类产品需要养殖水体保持较高的碱度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理论上计算硝化细菌氧化1 mg N—NH4 ,需要消耗7.14mg碱度。池塘底部污染严重时,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积累,碱度太低,会使底部pH值很低,会严重影响芽孢类微生物制剂对池塘底部的改良效果。有的细菌不耐高盐度,产品中活菌投水后死亡率高也是影响效果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