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的蜕壳分为五个阶段

2018-04-25 点击数:2011

对虾的蜕壳分五个阶段:

1,刚蜕壳:尚不进食,此时外壳柔软,无法站立,继续吸收水分、体重增加表皮开始钙质化,已可站立。但外骨骼仍很柔软,体重稳定,水分含量高达86%以上。

2,新壳钙化:新壳的钙化阶段仍不进食,钙质开始分泌,附肢的各肢节可以弯曲而不断裂,水分含量达85%。外骨骼继续分泌,各附肢弯曲时会断裂,水分含量65%。

3表皮变硬:较早阶段仍继续钙化,并开始进食,此时是组织生长的主要阶段,身体开始变硬,头胸甲前端及侧面钙化仍不完全,水分含量61%,处于蜕壳中期钙化,完全且在钙化层下产生薄膜层,代谢物开始堆积组织生长完全。

4,下次蜕壳的预备阶段。开始进行钙的再吸收,新壳的最外层已分泌出来,渐渐进食,代谢物可被运用,在分泌新的色素层之后,活动开始减少,水分含量在59-61%之间,接近蜕壳的第一特征已出现,在旧刚毛基部有新刚毛长出,新的上表皮已由皮下组织分泌出来。由于旧壳中大量钙的再吸收造成裂隙而留下适当的空间,沿着裂隙钙的已吸收完全,从而产生表皮的一个裂口,虾体自此从旧壳中脱颖而出。

5,个体从旧壳中蜕出:快速吸收水分,一般在低温时会形成抑制蜕壳的现象,延长蜕壳的时间。对虾蜕壳在夜间或清晨进行,时间短促,一般为10-15分钟。幼虾蜕壳次数通常比成虾多;营养均衡而全面优质时蜕壳次数也较频繁,环境的刺激也会影响蜕壳.

对虾蜕壳问题在近几年越来越严重,蜕壳不遂存在的问题有生长缓慢、吃料不长、活力差,严重者排塘。

对虾蜕壳不遂观察方法一般有

1,大蜕壳期(初一、十五前后)水体表面和料台看不到虾壳

2,虾体外壳发黑(绿)不透明,正常虾为玻璃色。

3,头胸甲很硬而尾部虾壳很软,前后不一致。即尾部已蜕壳,而头胸甲没有。

4,双层壳即剥开外层虾壳可发现里面有一层软壳。

5,虾体表面粘稠不光滑,对虾生长速度很慢,可能是蜕壳不遂导致。

发病原因

一,日常管理不善如

1,基本不用活菌制剂拌料。(可用公司乳酸菌拌料)2,投料重一天4餐。3,改底主要使用生物底改,造成底层确氧。4,加水量大造成藻类老化或数量不多。(可补充公司藻种)

由此造成对虾红肝、肝萎缩、黄腮、黄足、肠道断节拉稀等病症及藻类不旺(养殖60天左右增氧水花无色或泥浆水、藻类老化水中悬浮物多,水面无光泽)体质差和不良环境共同导致蜕壳不遂。

二,是水变软即钙镁等微量元素缺乏。

淡水地下水的微量元素原本就少,因而有的养殖区域地下水被使用养虾时间久了,仅有的少量微量元素因对虾生长所需被吸取后在未得到外部补充时就更缺乏微量元素而缺乏对应的微量元素的水体并不利于对虾的健康生长,导致对虾易发病。

蜕壳不遂处理方案

内服

1,情况严重时黑身虾比例多,且吃料不到正常的一半,拌喂虾用公司的硬壳宝或活性乳化钙等辅助蜕壳。

2,不严重时预防服用些钙能速补

3,苗期处理:适当加换水并补充硬壳宝

4,大虾处理:到料后改成每个月农历13和农历26左右在饲料中拌钙能速补或者活性乳化钙内服最佳使用时间是农历13,农历26左右连续投喂1-2天(3-6餐)

外用

1,蜕壳过后补充硬壳宝

2,蜕壳过后软体虾体质脆弱,增氧机配合多开。

3,蜕壳后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