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蟹人,投钱的是你!担风险的也是你!做决定的却不是你!
我承认我还有很多不懂
但那又怎样?
我每天都要求自己多学一点
关注“养蟹者说”,这里有你想要的
致
塘上
的养蟹人
1
March.
养蟹者说
thursday,Mar 1
2018
元宵节快乐!
大家上午好!
很久不见,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饶小坤,有几天没有更新文章了!这几天在安徽宣城有点小感触,所以来跟大家聊聊天!
明天就元宵节了,年味渐行渐远,大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在这新年开始的时候一直在考虑到底应该写怎么样一篇文章,思绪有的时候挺乱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年头,一天到晚都离不开手机的状态,给自己个人单独的时间太少,想沉下心去思考一些问题,其实越来越不容易了!
既然如此,那么就不需要设限,这篇文章就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娃哈哈旗下的饮料比如:“营养快线”等要涨价了!不过后面公司又有消息称只是促销政策变动,对于这个消息不管是真是假,我们看看就行!但是,“涨价”貌似已经是2018年河蟹养殖的一个主基调!饲料涨价、药品涨价、塘租涨价、蟹苗涨价、人工涨价等等,具体2018年的螃蟹会不会涨价?
对于这个,谁又可知呢?
我记得我在年前的安丰群友聚会的时候就跟大家分享过我对养殖成本与风险的看法!
“成本越高,同等条件下,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大,自然养殖风险也是越大!没有人愿意养蟹亏损,你的成本线就是你养蟹的底线!”
不知道是我眼花,还是就是一种错觉!我发现很多养蟹朋友一直在做着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那么到底是怎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选择来养蟹的是自己,塘口大量投钱的是自己,塘口辛勤干活的是自己,塘口担亏损风险的还是自己,但是,塘口管理上做决定的往往都不是自己!
你们仔细想想是不是周围很多养蟹人都是处于这么一种状态?
那么你是否知道出现这种难以置信状况的最本质原因是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自己对于养殖还没有自己的清晰的思路!很多原理性的东西还没有弄清楚,就好比一棵大树,树的主干部分都没有撑起来!所以才会出现自己拿着辛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去投资,自己顶着烈日灼心下塘捞草干活,而一些养殖管理过程中的决定确是别人来给你做决定!
这种状态有什么风险么?会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对于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养蟹朋友,容易上交一种国内最昂贵的税—— 智商税!
具体智商税是如何?老潘的文章会给你清晰答案!
相关文章链接:
那么你肯定会问我,那我该如何去避免处于这么一种状态呢?又该如何避免上交智商税呢?
对于这个问题,三言两语我觉得很难让你们理解,我就简单举河蟹养殖过程中一个很简单很常见的例子来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类问题!
现在这个阶段正好到了河蟹养殖拿苗放苗的阶段,往往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开始犯愁了,今年我到底要放多少只一亩的蟹苗呢?
好了,这就是摆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其中的一个问题,整个河蟹养殖过程问题很多,不可能全部来讲,只能今天借这个问题来抛砖引玉!
©gumybear
问题:要放苗了,2018年我到底要放多少只一亩的蟹苗呢?
目前主流放苗思考逻辑:
①我拿的是4母6公的“大母本贵族”蟹苗,只需要放800~900头一亩!(按卖苗人设计的放苗逻辑)
②2017年蟹苗放得多的挣钱的不少,所以2018年我准备要多放一些!(按往年行情决定放苗逻辑)
那么?以上这两种放苗逻辑我们如何来评论呢?
针对目前主流放苗逻辑分析:
①对于第一种放苗逻辑明显的做决定的就不是养蟹人自己,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往往容易上交智商税!对于大母本蟹苗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表述过我们的观点,今天在这里就不再赘述,2018年我们将会拿出很多时效案例来论证我们的观点,事实胜于雄辩!对于投放密度800~900头一亩,我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大母本贵族”蟹苗投放密度为800~900头一亩,如果放同样的密度、同样的塘口环境、同样的塘口管理,拿崇明、水阳、兴化本地原塘的平价蟹苗,规格、产量就一定会比“大母本贵族”蟹苗差么?
相关文章链接:
大母本大闸蟹苗籽是决定成蟹养殖规格的关键,这是大实话or大鬼话?
②对于第二种根据前一年市场行情来决定放苗密度的逻辑,这种逻辑实际上在农业上很普遍,比如:说种植大棚蔬菜的、养鱼的、养猪的都存在着这种情况,比如说:某一年大蒜还有洋葱的价格很高,全年供不应求,结果对于很多搞大棚蔬菜种植的人来讲,他们的思考逻辑往往就是如此,结果第二年蜂拥而至地都种大蒜还有洋葱,结果第二年大蒜以及洋葱价格很低,卖不卖不出去,最后很多只能看着烂在地里!这种逻辑其实很危险,其实是一种大众思维逻辑,面对多变的市场这种逻辑很致命!
“养蟹者说”平台推荐放苗思考逻辑:
①确定你新的一年养殖想达到的预期目标;
比如说:2018年我预期我今年塘口目标为:“200斤一亩产量,公母平打3两!”
②结合自身塘口条件以及自身管理水平,根据自己这几年养蟹下来,计算一下自己这么多年下来,蟹苗平均存活率为多少;
比如说:养蟹8年,不管是拿的本地苗还是外地苗,根据自己每年养出来的规格与产量,计算每年存活率,发现平均存活率只有50%!
③根据你定的预期目标的规格与产量,再结合你多年养殖下来你塘口所计算的平均存活率,计算出要达到你所定的预期目标你需要投放多少密度的蟹苗!
比如说:预期目标200斤一亩产量,公母平打3量,多年养殖平均存活率只有50%,那么可以计算出达到预期目标,意味着塘口一亩需要存活接近670个蟹苗,而只有50%的存活率,意味着你要达到你的预期目标你需要放苗一亩需要达到1340个蟹苗!
这其实就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投放蟹苗密度的思维逻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塘口条件不一样,每个人的执行力也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塘口年年滩面都有水韭菜,而有的塘口只有伊乐藻,到最后,有水韭菜的塘口水清草好,满塘伊乐藻的塘口没了水草而且全塘蓝藻,这就是典型的塘口资源条件不同!另外,有的人对于塘口管理工作做的非常细致,有的人就是马大哈,爱打牌,这就是典型的塘口管理执行力的不同!
而恰恰就是这些差异会影响着一个人多年养蟹下来的各项数据指标,比如说:产量、规格以及存活率!
所以,在使用这套逻辑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养殖情况的真实数据,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对于你自身养殖来说适合你的准确数据!
好了,以上就是针对这个放苗的小问题分析的一套科学思考的逻辑,看似很复杂其实理清楚了并不难!
当你都失去了给你塘口做决定权利的时候,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别人现在一口一声对你喊着某某老板,某某老总,你在这个塘口投着少则十几二十万,多则几十上百万,老板,老总听上去很神气,可是,很多的老板、老总往往连自己塘口做一个决定的权力都丢了,这会不会有种心酸感?想想投了那么多资金,担了那么大风险,甚至都应该有一些恐惧感!
所以,尽快去丰富并建立适合你们自己养蟹这棵大树的主干吧!
当你们把一系列养蟹问题的逻辑都理清楚了,在各个时间点能够自己做决定了,这个你花了那么多心血与精力所经营的塘口才真的属于你自己!
2018年新的一个养殖周期又要开始了,水产圈子又开始热闹了,到底谁给谁上交智商税呢?哪位英雄又会大把收割人头呢?会是你么?
2018年,好戏才刚刚开始!
最后,用艾青老先生的一首诗来收尾:
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元宵佳节快乐噢!
“养蟹者说”往期优秀文章节选:
End
作者 :饶小坤
文本编辑:饶小坤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
申明:任何组织或个人,如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作者、公众账号名称)否则将会视为侵权处理!
此刻的你,是什么心情呢?
养蟹故事太多 眼泪太少
不如 “养蟹者说”送你朵花吧
主人太懒
不定期兼间歇性更新
那也不妨碍我们做个好朋友
我承认我还有很多不懂
但那又怎样?
我每天都要求自己多学一点
关注“养蟹者说”,这里有你想要的
致
塘上
的养蟹人
1
March.
养蟹者说
thursday,Mar 1
2018
元宵节快乐!
大家上午好!
很久不见,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饶小坤,有几天没有更新文章了!这几天在安徽宣城有点小感触,所以来跟大家聊聊天!
明天就元宵节了,年味渐行渐远,大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在这新年开始的时候一直在考虑到底应该写怎么样一篇文章,思绪有的时候挺乱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年头,一天到晚都离不开手机的状态,给自己个人单独的时间太少,想沉下心去思考一些问题,其实越来越不容易了!
既然如此,那么就不需要设限,这篇文章就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娃哈哈旗下的饮料比如:“营养快线”等要涨价了!不过后面公司又有消息称只是促销政策变动,对于这个消息不管是真是假,我们看看就行!但是,“涨价”貌似已经是2018年河蟹养殖的一个主基调!饲料涨价、药品涨价、塘租涨价、蟹苗涨价、人工涨价等等,具体2018年的螃蟹会不会涨价?
对于这个,谁又可知呢?
我记得我在年前的安丰群友聚会的时候就跟大家分享过我对养殖成本与风险的看法!
“成本越高,同等条件下,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大,自然养殖风险也是越大!没有人愿意养蟹亏损,你的成本线就是你养蟹的底线!”
不知道是我眼花,还是就是一种错觉!我发现很多养蟹朋友一直在做着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那么到底是怎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选择来养蟹的是自己,塘口大量投钱的是自己,塘口辛勤干活的是自己,塘口担亏损风险的还是自己,但是,塘口管理上做决定的往往都不是自己!
你们仔细想想是不是周围很多养蟹人都是处于这么一种状态?
那么你是否知道出现这种难以置信状况的最本质原因是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自己对于养殖还没有自己的清晰的思路!很多原理性的东西还没有弄清楚,就好比一棵大树,树的主干部分都没有撑起来!所以才会出现自己拿着辛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去投资,自己顶着烈日灼心下塘捞草干活,而一些养殖管理过程中的决定确是别人来给你做决定!
这种状态有什么风险么?会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对于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养蟹朋友,容易上交一种国内最昂贵的税—— 智商税!
具体智商税是如何?老潘的文章会给你清晰答案!
相关文章链接:
那么你肯定会问我,那我该如何去避免处于这么一种状态呢?又该如何避免上交智商税呢?
对于这个问题,三言两语我觉得很难让你们理解,我就简单举河蟹养殖过程中一个很简单很常见的例子来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类问题!
现在这个阶段正好到了河蟹养殖拿苗放苗的阶段,往往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开始犯愁了,今年我到底要放多少只一亩的蟹苗呢?
好了,这就是摆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其中的一个问题,整个河蟹养殖过程问题很多,不可能全部来讲,只能今天借这个问题来抛砖引玉!
©gumybear
问题:要放苗了,2018年我到底要放多少只一亩的蟹苗呢?
目前主流放苗思考逻辑:
①我拿的是4母6公的“大母本贵族”蟹苗,只需要放800~900头一亩!(按卖苗人设计的放苗逻辑)
②2017年蟹苗放得多的挣钱的不少,所以2018年我准备要多放一些!(按往年行情决定放苗逻辑)
那么?以上这两种放苗逻辑我们如何来评论呢?
针对目前主流放苗逻辑分析:
①对于第一种放苗逻辑明显的做决定的就不是养蟹人自己,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往往容易上交智商税!对于大母本蟹苗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表述过我们的观点,今天在这里就不再赘述,2018年我们将会拿出很多时效案例来论证我们的观点,事实胜于雄辩!对于投放密度800~900头一亩,我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大母本贵族”蟹苗投放密度为800~900头一亩,如果放同样的密度、同样的塘口环境、同样的塘口管理,拿崇明、水阳、兴化本地原塘的平价蟹苗,规格、产量就一定会比“大母本贵族”蟹苗差么?
相关文章链接:
大母本大闸蟹苗籽是决定成蟹养殖规格的关键,这是大实话or大鬼话?
②对于第二种根据前一年市场行情来决定放苗密度的逻辑,这种逻辑实际上在农业上很普遍,比如:说种植大棚蔬菜的、养鱼的、养猪的都存在着这种情况,比如说:某一年大蒜还有洋葱的价格很高,全年供不应求,结果对于很多搞大棚蔬菜种植的人来讲,他们的思考逻辑往往就是如此,结果第二年蜂拥而至地都种大蒜还有洋葱,结果第二年大蒜以及洋葱价格很低,卖不卖不出去,最后很多只能看着烂在地里!这种逻辑其实很危险,其实是一种大众思维逻辑,面对多变的市场这种逻辑很致命!
“养蟹者说”平台推荐放苗思考逻辑:
①确定你新的一年养殖想达到的预期目标;
比如说:2018年我预期我今年塘口目标为:“200斤一亩产量,公母平打3两!”
②结合自身塘口条件以及自身管理水平,根据自己这几年养蟹下来,计算一下自己这么多年下来,蟹苗平均存活率为多少;
比如说:养蟹8年,不管是拿的本地苗还是外地苗,根据自己每年养出来的规格与产量,计算每年存活率,发现平均存活率只有50%!
③根据你定的预期目标的规格与产量,再结合你多年养殖下来你塘口所计算的平均存活率,计算出要达到你所定的预期目标你需要投放多少密度的蟹苗!
比如说:预期目标200斤一亩产量,公母平打3量,多年养殖平均存活率只有50%,那么可以计算出达到预期目标,意味着塘口一亩需要存活接近670个蟹苗,而只有50%的存活率,意味着你要达到你的预期目标你需要放苗一亩需要达到1340个蟹苗!
这其实就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投放蟹苗密度的思维逻辑,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塘口条件不一样,每个人的执行力也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塘口年年滩面都有水韭菜,而有的塘口只有伊乐藻,到最后,有水韭菜的塘口水清草好,满塘伊乐藻的塘口没了水草而且全塘蓝藻,这就是典型的塘口资源条件不同!另外,有的人对于塘口管理工作做的非常细致,有的人就是马大哈,爱打牌,这就是典型的塘口管理执行力的不同!
而恰恰就是这些差异会影响着一个人多年养蟹下来的各项数据指标,比如说:产量、规格以及存活率!
所以,在使用这套逻辑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养殖情况的真实数据,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对于你自身养殖来说适合你的准确数据!
好了,以上就是针对这个放苗的小问题分析的一套科学思考的逻辑,看似很复杂其实理清楚了并不难!
当你都失去了给你塘口做决定权利的时候,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别人现在一口一声对你喊着某某老板,某某老总,你在这个塘口投着少则十几二十万,多则几十上百万,老板,老总听上去很神气,可是,很多的老板、老总往往连自己塘口做一个决定的权力都丢了,这会不会有种心酸感?想想投了那么多资金,担了那么大风险,甚至都应该有一些恐惧感!
所以,尽快去丰富并建立适合你们自己养蟹这棵大树的主干吧!
当你们把一系列养蟹问题的逻辑都理清楚了,在各个时间点能够自己做决定了,这个你花了那么多心血与精力所经营的塘口才真的属于你自己!
2018年新的一个养殖周期又要开始了,水产圈子又开始热闹了,到底谁给谁上交智商税呢?哪位英雄又会大把收割人头呢?会是你么?
2018年,好戏才刚刚开始!
最后,用艾青老先生的一首诗来收尾:
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元宵佳节快乐噢!
“养蟹者说”往期优秀文章节选:
End
作者 :饶小坤
文本编辑:饶小坤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
申明:任何组织或个人,如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作者、公众账号名称)否则将会视为侵权处理!
此刻的你,是什么心情呢?
养蟹故事太多 眼泪太少
不如 “养蟹者说”送你朵花吧
主人太懒
不定期兼间歇性更新
那也不妨碍我们做个好朋友